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歷史機遇──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文獻重現臺灣特展 系列活動

歷史機遇──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文獻重現臺灣特展 發表記者會

報導/莎歷瓦勞.布朗

(圖說:印尼駐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副代表夏福利致贈臺灣文獻數位光碟予原民會主委孫大川)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5月21日舉辦「歷史機遇──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檔案重現臺灣」特展記者會,記者會在台灣文化園區的原住民歌手以國語與印尼巴達語所演唱的《船歌》揭開序幕。原民會主委孫大川致詞時指出「文獻」對臺灣原住民文化的重要性,並表示原民會不只是服務當代原住民,更要為將來臺灣原住民的後代累積屬於他們的文化資產,強調「文獻作為一種民族防禦手段」的重要性。本次記者會與會者有來自荷蘭、印尼、匈牙利、澳大利亞、紐西蘭、尼加拉瓜、智利、教廷、諾魯、泰國、越南、帛琉等國的使節及代表、立法委員、考試委員、學者專家等等,在此共同見證350年前珍貴的歷史文獻重回臺灣。

這一批典藏在雅加達「印尼國家檔案館」的臺灣史料,沉寂350年後在2002年被荷蘭的檔案員發現。這些是在臺灣西部平原三大語區:新港語區、華武壠語區、放索語區的教會檔案,裡頭有各部落母語教學、外語教學的調查等等資料,這些都是有關臺灣原住民祖先的記憶,而這批資料的出現,是臺灣原住民族文獻徵集、研究的新里程碑,亦為原住民文化海外交流的新指標。

本批檔案的取得,始於2012年4月行政院原委會孫大川主委率團訪問印尼,並於外交部駐印尼代表處的協助下,與西拉拉喜中心簽屬文化合作備忘錄。備忘錄簽署後,在歷經半年多的協調與聯繫後,印尼國家檔案館將編號三卷檔案(共673頁)的電子檔及文獻使用權贈送原民會,使得這批文獻重現於臺灣。 記者會中由印尼駐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的代表夏福利先生致贈文獻的原始檔光碟予臺灣行政院原民會,並表示印尼與臺灣在歷史上有許多類似的機遇,期盼將來臺灣與印尼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機會。

(圖說:記者會後各國與會大使與學者合影)

歷史原點再啟航座談會: 從「歷史機遇」文獻特展談原住民族文獻的徵集、研究與運用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透過海外文化交流,取得673頁珍貴的文獻,並舉辦「歷史機遇」特展,將這段歷史分享給國人。隨著文獻返臺與臺灣重逢,原民會也藉此機會舉辦了座談會,探討原住民文獻在徵集、研究與運用上的種種議題,分別從宗教、語言、文化等面向來理解文獻研究與運用的重要性。

本場座談會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孫大川主委主持。孫主委開場時分享了他在觀看這些文獻時,仿若與自己祖先重逢的經驗,透過文獻的閱讀,祖先喝酒、說話的樣子歷歷在目。同時也希望透過這次的機會,能培育更多的人才來挖掘流落在世界各地有關臺灣原住民的歷史。

(圖說:歷史原點再啟航座談會上半場)

上半場座談由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李毓中教授、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林昌華博士、臺北大學歷史系查忻教授,以及中研院臺史所翁佳音研究員報告在文獻研究上的研究心得與建議。李毓中教授從西班牙人與南島語族的相遇,提出臺灣原住民族史料未來蒐集的可能,並就個人研究經驗分享早期北臺灣西班牙時期歷史時取得文獻檔案的艱辛,建議原民會或許可通過數位的工程與西方合作,將南島民族的文獻蒐集與整理得更加完整。林昌華博士則分享2002首次與印尼這批資料相遇的過程,並且報告這批在印尼檔案館重新發現的17世紀荷蘭文獻重現的過程,以及這批史料與臺灣舊有的荷蘭時代的史料,將對17世紀的臺灣研究,不管是整體歷史、歐亞關係與亞洲關係,或者宗教上皆能進行相當大的補充。查忻教授也分享2004年個人到印尼檔案館找尋資料原檔的經驗,並指出大部份有關臺灣的資料並非整批,而是零星散落在國外圖書館或教會中,建議可長期培養臺灣願意投身各國檔案館的人才,以進行臺灣歷史的蒐集。翁佳音老師先幽默的向政府呼籲,正名這批文獻中的主角:西拉雅與華武壠。並期盼原住民有更多人能夠投入文獻資料的閱讀,以補充國際及非原住民研究者在理解文獻時視野的不足。

下半場座談由東華大學童春發教授、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賀安娟教授,以及中研院臺史所鄭維中研究員一同進行討論。

(圖說:歷史原點再啟航座談會下半場)

童教授將發掘到350年前文獻形容為找到一個老樹,近來從事荷蘭語翻譯語言與研究的工作,使得這個老樹的根又重新得到養分,而現在研究者的工作重點,就是使這棵老樹更加茁壯生長。童教授同時也分享個人在歐洲尋找檔案的經驗,強調不能停止尋找流落在外的臺灣原住民族文獻,並提醒從事臺灣原住民族的研究學者不要單純做臺灣原住民的研究,而是要作區域性的研究,才能觀察出區域性的關係,有更為宏觀的視野。賀安娟教授則分享個人對17世紀荷蘭文獻的觀察,希望補充荷蘭文獻對臺灣歷史提供的不同發現。賀教授指出大部分的荷蘭文獻記載到荷蘭人在臺灣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的流動,透過文獻以類似漢人移民來臺類似的觀點,來研究荷蘭時代或西班牙時代的臺灣面貌。鄭維中博士從臺灣史料的徵集與出版Formosan Encounter(中譯:《邂逅福爾摩沙》)的經驗過程談起,說明本書在摘錄、編纂一系列關於臺灣原住民的荷蘭史料上的過程與困難。由於荷蘭古文獻在閱讀上的困難,必須與荷蘭方面的學者共同進行檔案的重建,以及事後的翻譯、編纂皆十分繁瑣。鄭先生亦指出史料文獻的建構是提供一種參照,而非單一理解的事實,當我們面對史料的研究,應該以多重角度理解史料的方式,通過不同學科的知識(例如:人類學、語言學)來共同理解。座談的最後,孫大川主委分享了母輩一代所擁有的原住民族意識,說明我們對「歷史」的理解應該也要有所反省,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所累積的歷史知識是通過生活來實踐,這應該跟文獻中所建構的歷史知識有所對談。

回到最上